近日,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2025年国家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复核通过名单,超音速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产业发展,成功通过复核,再次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认定。

自2022年7月首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以来,超音速始终秉持“智能科技,让生活更美好!”的使命,用AI与数字化重塑生产方式,聚焦“AI+机器视觉”与“AI+无损探伤”两大核心方向,在技术研发、产品创新与产业应用方面实现多项突破,持续赋能新能源、半导体、军工、汽车制造等战略行业的智能化升级。
三年来,超音速以创新为引擎,驱动新质生产力落地生根。我们不仅打造了工业CT、PCB在线检测、电池包蓝膜检测等一系列标杆产品,更构建了以AI通用平台和亿级数据资产为核心的技术护城河,用实实在在的硬核科技,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。
01
新产品矩阵持续完善,覆盖多行业检测场景
工业CT无损检测设备,实现锂电池电芯内部结构三维高精度成像,配合AI深度学习算法,显著提升缺陷识别准确率与效率,支持在线全检,广泛应用于锂电、半导体、精密铸造等领域。

PCB在线外观检测系统,基于自研AI算法平台,实现自动化缺点复判与分拣,检测速度达700mm/s,缺陷识别率≥95%,支持“一拖四”高效复检模式,人力成本降低75%。

电池包蓝膜外观检测设备,实现对电池六面及棱边多种外观缺陷的全自动检测,具备一键换型、MES数据对接等功能,大幅提升产线兼容性与质量管理效率。

02 AI通用平台+数据资产,构建核心技术壁垒
自主研发AI通用检测平台与AI训练平台,结合超音速独有的“AI自动标注系统”,模型训练效率提升5倍;
积累亿级工业缺陷图像数据库,覆盖锂电、PCB、氢燃料电池等多个行业,为AI算法持续优化提供强力支撑;
构建“深度学习+传统算法+规则算法”三位一体 的综合检测方案,实现高精度、高一致性、强适应性的工业质检能力。


03
知识产权持续积累,研发力量不断壮大
截至目前,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299项,其中发明专利418项,申请软件著作权326项;
研发团队逾100人,涵盖光学、机械、电气、软件、AI算法、3D成像等多领域专家,研发人员占比超30%。
面向未来:深耕智能制造,拥抱新质生产力
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,超音速将持续聚焦“新质生产力”发展方向,围绕“高速、高精度、智能化、模块化”的产品路径,进一步拓展在大新能源、泛半导体、PCB及汽车轻量化等高端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,助力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。
不忘初心,专注创新
以AI之名,为品质护航
感谢各级政府、合作伙伴与长期以来关心超音速发展的朋友们的信任与支持!超音速将以此次“小巨人”复核通过为新的起点,继续深耕“AI机器视觉+AI无损探伤”赛道,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!